2022年9月27日,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将2022年度威廉·科利奖(William B. Coley Award)授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炎明生物联合创始人),哈佛医学院Judy Lieberman和Hao Wu,基因泰克Vishva Dixit四位科学家。其中,邵峰院士是自1979年以来首位基于在中国本土做出的原创科学发现而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并作为获奖代表进行主旨演讲。
威廉·科利奖(William B. Coley Award)是肿瘤免疫学届顶级大奖,该奖项于 1975 年设立,以纪念肿瘤免疫治疗先驱威廉·科利博士。威廉·科利奖由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CRI)负责评审,授予在基础免疫和肿瘤免疫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免疫系统、癌症和其他疾病有了深刻的理解,推动了基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多种疗法的发展。
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并不是最近才诞生的新概念。早在100多年前,威廉·科利医生就曾对癌症患者注射细菌或细菌产物,以求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治疗癌症。一些资料表明,威廉·科利在他40年的行医生涯里,曾对近1000名癌症患者进行过类似的治疗,是当之无愧的癌症免疫治疗先驱。遗憾的是,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威廉·科利开创的这种免疫疗法概念太过超前,疗效也不够稳定,并未得到重视和推广。
邵峰院士因其在细胞焦亡(pyroptosis)领域的原创性发现获得2022年度威廉·科利奖。邵峰实验室2015年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GSDMD作为炎症性caspase底物来执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在近10年的研究中,又陆续将这一家族的其它蛋白GSDME和GSDMB的机制阐明。基于细胞焦亡的免疫激活特性,也开创性的建立了通过细胞焦亡来提高抗肿瘤免疫活性的概念框架。这些工作不仅重新定义了细胞焦亡的生物学概念,同时也深刻的改变了大家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传统认识。基于邵峰实验室在细胞焦亡和肿瘤免疫领域的重要原创性发现,炎明生物通过利用小分子和生物基因对细胞焦亡进行调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炎症性疾病以及肿瘤的新药研发项目,目前多个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