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安全高效低复发炎症性肠病口服新药”(PTT-621)项目成功获批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作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验田”,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承接管理机构,以 “四个面向” 为导向,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战略领域,通过 “育种-育苗-育材” 梯度培育机制,选拔并培育具有场景强、需求刚、路线深、产权独特征的颠覆性技术,是我国培育战略级颠覆性技术的核心平台。
炎明生物此次获批的项目PTT-621是一款基于全新靶点、全新机制的口服ALPK1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BD)。大量的研究表明,Alpk1基因的多态性决定了不同小鼠品系的肠炎敏感性。临床前数据显示,PTT-621单药或者和市场上已批准的抗体药物联用,在多种肠炎模型上都展现出了强大的药效。全球有超过500万IBD患者,目前市场上的药物存在疗效不足、耐药、副作用强等诸多问题,临床需求巨大。相比于市场上注射用抗体药物,PTT-621作为基于全新机制的口服小分子药物,给药的便利性和病人的依从性会大大增加。PTT-621单药使用或者和市场已有药物联合使用,都有望为IBD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
ALPK1作为全新的激酶型先天免疫受体,由公司联合创始人邵峰院士团队于2018年首次阐明(Zhou, et al., 2018, Nature)。ALPK1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会导致一种叫做ROSAH综合症的罕见炎症性疾病,病人在成年过程中会逐渐失明(Kozycki,
et al., 2022, Ann Rheum Dis)。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加入到ALPK1在人类疾病中的机制探索。在IBD以外,研究人员逐步揭示了ALPK1在包括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内多种免疫相关疾病里的重要作用,具有“一靶多病”的潜力(Agarwal, et al., 2025, Nature)。
2025年7月,PTT-621的IND申请已获得中国药监局审评中心(CDE)批准,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开展临床I期试验。
此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标志着炎明生物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技术突破获得国家级认可,是对炎明生物创新研发能力与该项目战略价值的高度肯定。炎明生物将依托专项支持,加速推进项目研发进程,力争早日实现技术突破与转化应用,为抢占生命科技前沿高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力量。